作為老舊小區改造的關鍵——給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,自2018年以來,已有南寧、上海、廈門等地開始先行先試,但步伐不一。中部地區的湖南長沙,經歷了從以往的民眾自主申報、政府許可,到實行街道社區統一組織、職能部門“一站”服務的過程,效能大幅提高。
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需求日益旺盛
湖南悅銘機電調查:各地上報需要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17萬個,涉及居民上億人,其中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是重要內容之一。以2018年為例,全國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已經完成了1萬多部,在施工的有4000多部,正在辦理前期手續的有7000多部。不過,與整體需要改造的老舊小區的總數相比,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成功率依然占比較低,老舊小區“電梯加裝難”的困境依然未能有效破解。
給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難以推進,受困于多重方面的因素。我們從幾個方面分析一下:
一是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繁瑣的程序影響了積極性
從業主民意調查、樓房承載檢測、地下管網改移、電梯規劃設計、安裝施工監理、電梯竣工驗收,到后期管理及維護,存在著申請程序復雜、手續辦理繁瑣及政策法規缺乏等挑戰。不過,長沙市住建部門在兩年多的實踐中發現,單純的居民自發組織申報,常常會遇到各種程序上的困難。如此專業化的工作靠居民來做很難完成,也抬高了邁向成功的門檻。
二是利益均衡的協調成為最大的羈絆
通常情況下,越是高層的住戶的改造愿望越強烈,而低層如一二層住戶則因為沒有需求,不但持反對意見,且其受噪聲影響等因素應得到正視,相應的補償權利訴求應得到滿足。同時按照公平化原則,樓層越高的住戶承擔的費用越高,呈現出梯級遞增的利益分配格局。
三是收入水平成了關鍵性因素
老舊小區居住的群體,大多屬于收入水平相對較低的老年人。長沙在此方面能夠取得成功,核心要素在于圍繞“問題導向”而采取了針對性措施,比如因為程序復雜而繁瑣的狀況,從以往的民眾自主申報、政府許可,到實行街道社區統一組織、職能部門“一站”服務的過程,從被動接受審批,到主動為基層服務的轉變,從根本上解決了“誰來辦”“誰來管”的主體缺位問題;在利益協調上,通過考慮和提升底層住戶參與熱情,最大程度消除了實施的阻力干擾,也消除了物業管理法規定的準入門檻障礙。
更重要的是,通過以租代建的市場化運作模式,引進社會資本建設運營,既減輕了業主的負責,又發揮了補貼資金的杠桿效應,更激活了社會資本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,達到了一舉多得的目的。
俗話說,不看廣告看療效。在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成為難啃的硬骨頭的大背景下,局部性的推進具有破題之義,值得其他地方學習和效仿。202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,要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,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.9萬個,支持加裝電梯。
因此要讓這一惠民政策落到實處,值得各地認真思考與總結。